最新公告
  • 欢迎您光临【搜客网】,本站秉承服务宗旨:销售只是起点,服务永无止境!立即加入我们
  • 一步解决:Clash 订阅地址在线转换的终极指南 (一步解决实际问题)

    Clash 是一个开源、高性能、可扩展的代理软件,用于在 Windows、macOS、Linux 和其他操作系统上管理 SOCKS5 代理服务器。它支持多种代理协议,包括 Shadowsocks、VMess、Trojan 等,并允许用户轻松地管理和切换代理服务器。

    订阅地址转换

    Clash 订阅地址是一种用于从代理提供商获取代理服务器配置文件的特殊 URL。它通常包含代理服务器的地址、端口、加密方法和协议等信息。为了使用 Clash 订阅地址,需要将其转换为 Clash 兼容格式。

    在线转换工具

    有许多在线工具可以将 Clash 订阅地址转换为 Clash 兼容格式。以下是一些最受欢迎的工具:

    • Subconverter
    • Clash 订阅地址转换器
    • Clash 订阅地址转换器 (FreeFQ)

    转换步骤

    使用在线工具转换 Clash 订阅地址的步骤如下:

      一步解决实际问题

    1. 访问在线转换工具的网站。
    2. 在输入框中粘贴 Clash 订阅地址。
    3. 点击转换按钮。
    4. 复制转换后的 Clash 兼容格式。

    高级转换技巧

    对于更高级的用户,可以使用一些技巧来优化转换过程:

    • 手动转换:如果您熟悉 Clash 配置文件格式,则可以手动转换订阅地址。只需从订阅地址中提取必要的信息,并将其放入 Clash 配置文件中即可。
    • 批量转换:如果您有多个 Clash 订阅地址,可以使用在线批量转换工具一次转换全部。只需将所有订阅地址粘贴到文本框中,然后点击转换按钮即可。
    • 自定义转换:某些在线转换工具允许您自定义转换选项。您可以指定代理服务器类型、加密方法和协议等。

    常见问题解答

    以下是有关 Clash 订阅地址在线转换的一些常见问题解答:

    • 什么是 Clash 订阅地址?
    • Clash 订阅地址是一种用于从代理提供商获取代理服务器配置文件的特殊 URL。
    • 为什么要转换 Clash 订阅地址?
    • 为了使用 Clash 订阅地址,需要将其转换为 Clash 兼容格式。
    • 有哪些在线工具可以转换成 Clash 兼容格式?
    • 有许多在线工具可以转换成 Clash 兼容格式,包括 Subconverter、Clash 订阅地址转换器和 Clash 订阅地址转换器 (FreeFQ)。
    • 如何手动转换 Clash 订阅地址?
    • 如果您熟悉 Clash 配置文件格式,则可以手动转换订阅地址。
    • 如何批量转换 Clash 订阅地址?
    • 可以使用在线批量转换工具一次转换多个 Clash 订阅地址。

    结论

    Clash 订阅地址在线转换是一个简单而直接的过程。通过使用在线转换工具或手动转换,您可以轻松地将 Clash 订阅地址转换为 Clash 兼容格式。这使您能够快速轻松地使用 Clash 代理服务器,享受安全、私密和无限制的互联网访问。


    IT项目经理项目全流程工作任务解析(深刻)(1)

    你是从业多年的程序员吗,想过35岁以后还会从事这个职业吗?你是实施工程师吗,干了多年基础工作之后,思考过奋斗的目标吗? 你是需求分析师吗,多年来与客户的接触让你的经验丰富,却一直没有勇气承担起项目的责任,渴望过让需求真正在你手里落地吗? 你是测试工程师吗,是否厌倦了不断找别人的错误,现在只想让别人找自己的错误? 你是前端吗,是否在不断地寻找合适框架中迷失了你的初心,曾经那个让你激动无比的效果,为什么没有再去使用它? 你是设计吗?是不是觉得自己再用心的设计 最终做出来都会变成不想要的样子,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 这些IT职业的苦恼和忧愁,在IT行业有哪些职业能够解决上面的问题?答案可能有多个,但是最合适的选项就是IT项目经理。

    作为第一选项,许多人会选择项目经理(以下特指IT项目经理)进行职业转型,原因自然是相对其它职业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下面几条简单列举一下它的优势:第一 入行门槛高,其实对于有经验的人来说,入行门槛高是一件好事,可以形成职业壁垒,只跟小部分人才进行竞争,职场压力相对会比较小。

    项目经理岗位对工作经验和情商都有一定的要求,能胜任的大多数是在行业内从业多年,对行业通用的技能和规则有着一定了解的老油条。

    如果没有太多的经验就贸然从事这个职业,很容易遇到困难就无法解决,只能向领导求助,依靠领导的不断救场,推进项目的进度。

    直到有一天领导受不了了,对项目经理说:“这还不如我自己干呢,我来管项目吧,你当领导去!” 但是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在一个项目的试炼之后小号完成了变成大号的终极考验,就像灰袍的甘道夫变成了白袍的甘道夫,一挥手,曾经遇到的强敌灰飞烟灭,小项目进不了他身,瞬间就能秒;又如同武林高手打通了任督二脉,练就一身深厚的内力,之后纵横项目的江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从无败绩。

    当然,以上存属臆想,如果有人短时间就做到了这些,那只能说是天赋异禀,这只是少数人拥有的特质。

    我等战五渣,还是练好武功再下山吧,还得防备辛苦练武二十年,下山被人家一刀就秒了。

    项目的江湖,斗争激烈,只有身兼多项武功并且没有死穴的高手才能进入。

    第二 工资待遇高,由于入行门槛高,且需要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人,相对来说人才稀缺,工资自然会定得高一些。

    项目的规则是谁干最多的活,就得最多的功劳,出问题也得背最大的锅。

    项目经理因为岗位责任的原因,必须得尽最大的努力推进项目,结果自然是项目完成交付的最大的功劳是项目经理的。

    当然,没有交付好项目,责任也全在项目经理的,该背大锅就得背大锅,不可能功劳都给你了,背锅的时候就想跑。

    按照行业默认的规则,完成项目关键节点或者完成项目终验之后,会根据对项目的贡献发放奖金,以提高大家工作的积极性,项目经理自然会得到最多。

    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工作的正向激励,能者多劳,多劳多得,在项目当中体现的最明显。

    第三 工作时间相对自由,项目经理最主要的责任是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按计划推进项目的进度,确保正常交付。

    因为项目所在地一般和公司不在同一个位置,需要经常去项目现场外办或者出差,鉴于客户现场条件限制,一般公司很难或者无法在考勤上对项目经理进行固定的管理。

    这样的好处就是项目经理在每天完成项目任务之外的时间,完全可以自由地支配,想干嘛就干嘛,不用像在公司必须按时打卡上下班,工作和生活的自由度都更大一些,可以满足弹性上班的就业要求。

    有的能力强的项目经理,都可以不用去项目现场,几句话指导,分分钟就能完成任务,真是人在床上躺,钱从天上来,这工资挣的是真轻松。

    看完上面的三个优势,是不是觉得这个职业很不错,非常心动,想赶紧尝试尝试。

    先别急,既然说到它有特别明显的优势,那肯定也会有地狱级别的工作内容,要不然简历肯定满天飞,都抢着去从事这个职业了,轮到咱们说不准黄花菜都凉了,不对,可能黄花菜冻得梆梆的了都轮不上。

    实际上很多人对这个职业并不陌生,因为经常能与从事这个职业的人打交道,在工作中有或多或少的交集,打交道次数多了可能会觉得从事这个职业比较容易。

    但那是没有真正对这个职业了解前下的结论,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更何况这是个非常看重过往从业经验的工作,没真正从事过更不会了解这个职业的风险与压力,那真是在刀尖上行走,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如果走得不稳,那就准备好承受刀尖的反噬痛苦吧。

    说了那么多好处和难处,没有真枪实弹的操作,还是无法感受真实的一面,下面就具体讲一下项目经理的工作内容,大家可以把自己代入到这个工作里面,看看在这个地狱难度的关卡中可以进行到第几关。

    第一关,组建项目团队。

    开局一个人,制霸新手村,就靠抢资源。

    项目经理大多有过这样的经历,领导晚上突然发过来一条信息:“这几天有个项目启动会,你参加一下,了解一下客户相关的信息,提前做好准备”,好嘛,连啥项目内容都不知道,就只给了一个地址,这种情况就像只穿着一条裤衩,就把你丢进了新手村。

    还想出去打怪升个级,没有装备武器,新手村门口都出不来。

    项目启动会是项目经理在项目中进行的第一项里程碑,确定了项目的正式启动,规定了甲方乙方以及第三方监理的责任和义务,最重要的是公司给予了项目经理组建项目团队的权利,根据项目的建设内容,可以要求公司抽调相关的人力资源,要求要各部门优先配合项目的进度事宜。

    获取资源是项目启动会之后最重要的事情。

    资源包括两种,一种是人力上的资源,比如组建项目的实施团队,团队成员可以从其它项目组抽调人员,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员可抽调,就要考虑招聘新的人员;一种是行政上的资源,公司和客户需要给予项目经理场地、设备以及人员协调的支持。

    项目的初期是最容易获取这些资源的,这时候公司和客户对项目的关注度最高,对项目相关的审批优先级也是最高,对项目经理的合理要求也是大开绿灯一路放行。

    现在项目经理已经被扔进了新手村,他看了看四周,空无一人,就给自己起了绰号“就我一个人可干不了!”,公会(公司)领导看到了,质疑他的能力,口头批评一次,他又改成“我自己就行!”,可是又想到活太多了,这么吹牛也不是办法,又改成“人越多项目越早完事!”,领导又看见了,对他说:“你自己组建团队吧,要多少名额,自己看着办吧!” 好的,那就看着来了,大张旗鼓的改成了“我来了,我征服,谁不服我,我就服谁,谁服我,我就欺负谁!”,改完以后,一想这不是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写出来了,这谁还跟他干呢。

    最后决定来个激励点的,“跟着我,活少,有肉吃,钱随便花”,项目的激励就这么定了。

    现在到了地狱级别闯关的第一关,项目经理已经有了公会(公司)的许可,需要在新手村组建自己的项目团队,磨炼相关的工作技能,初步建立分工协作,有了这些基础,就可以组团出去打项目的各种Boss了。

    组建团队至少需要有三种类型的人员,第一种是任劳任怨的核心成员,第二种是能解决问题的技术专家,第三种是能够掌控全局,预判风险,时刻关注项目每一个细节的成败的项目负责人,也就是项目经理自己了。

    用游戏的职业转换一下,一个是攻击不高,但是防御力强的肉盾,可以一直顶在前边,抵挡怪物的进攻;一个是攻击力高,关键时刻大概率会出现暴击输出的主攻选手;一个是可以给团队成员加各种状态的团队辅助,出现危险的时候,要顶住压力,保全团队,以完成任务为第一责任。

    很多人以为任劳任怨的核心成员,是项目组最容易协调到的人力资源。

    实际上不论哪个项目团队最缺少的都是这种类型的成员。

    这种类型的人员与职业和从业经验关系并不大,更多的是本人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这恰恰是项目团队最需要的成员。

    从哪能得找到这样的成员呢?这个就需要很是琢磨一番了,一般来说会从三个方面去寻找。

    第一 寻找曾经的队友,以前曾经在一个项目团队共同战斗过,对其各方面比较了解,有过深入的沟通合作,确定是你想要寻找的成员。

    如果这个人现在正处于项目的空闲期,那就别犹豫,分秒必争,赶紧向领导申请把这个人调过来。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是好用的员工哪个项目组都会抢着要的。

    你不早下手,别人就会下手,到时候看着别的项目经理可以当甩手掌柜,动不动几天见不着人,项目却一点事都没有,你却只能悲催的当救火队员,一天不出现,大火就烧过来了。

    回想起那次的错过,下次一定会忘了拖延症,饭都不吃了,就去把人抢过来。

    第二 领导的推荐,领导对员工的个人脾气秉性比较了解,会根据项目的难易合理安排人员。

    但是有一点要知道,领导考虑的是全局,很难周到考虑到这个员工是否是符合项目需要的人,而且有些员工在领导面前表现出来的工作态度和实际的并不一样。

    所以切记,领导可以帮你做出选择,但是做出决定需要多考虑一下,领导认可的不一定是真正需要的,有条件的话可以先多做接触,考察实际的工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再最终决定是否接纳入团队。

    第三 招聘新人,在项目团队人手不齐,时间又宽裕一些的时候,可以考虑这样做。

    但是风险始终存在,对于项目团队来说最重要的是有稳定可靠的成员,新入职的员工,各方面的能力都是未知的,短时间内很难确定是项目需要的人,也很难确定其是否有长期入职的打算。

    如果想等一等,观察观察再做打算是否让其参与到项目中,但是项目的计划不会等,客户的耐心不会等,投入的资源也不会等。

    新招聘的人员只能在交付项目的过程中,通过实践去检验工作能力了。

    等到项目启动的时候再去招聘,要承担很多未知的风险,这也是为什么公司会有储备人才的原因了。

    为了避开这种风险,可以考虑一种办法,推荐熟悉的人来公司应聘,这样可以绕开对新员工不熟悉的风险,属于一种抄捷径的做法。

    既然是抄捷径,好处是省去了观察的时间,选择了一个相对靠谱的人员;坏处就是相信了别人,就要承受相信的代价,如果推荐过来的人是个水货,或者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项目经理想换个人,但是碍于情面,毕竟是熟悉的人推荐过来的,对他也只能睁一眼闭一只眼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徐徐图之了。

    按照上面的三个办法去寻找,技术专家也不是难题,只是个人要求上面会多一些其它方面的考虑,比如擅长的技能是否是项目需要的,考虑技术问题是否实际,理论型的人才尽量要避开,眼高手低的不要过来,无法沟通的一定远离,诸如此类种种,如果都能考虑到了,挑选出来的技术专家从理论上已经符合项目的需要了。

    项目团队初具雏形,之后以这个团队架构为基础,根据项目任务的需要,会从其它职能部门协调人员配合完成任务,比如从质量部门协调人员对项目的质量进行检查和监督,从设计部门协调人员进行系统的设计和美化等等。

    随着项目团队成员已经就位,接下来的任务是建立项目制度,明确职责分工,通过完成项目任务培养相互之间的配合度,一步一步变成一个战斗力强劲的团队,但那是后面的事情了,现在项目经理面临更大的一个挑战。

    公会(公司)为了发展的需要,在服务器新开的区(新的项目),项目经理安排入驻开辟新的战场,经过多方面的努力,第一关终于通过了,项目经理在新手村招揽一群精英级别的打怪小分队成员,内心已经跃跃欲试,向小怪们磨刀霍霍了。

    可是却面临一个尴尬的情况,没有装备(客户的信任)和武器(需要交付的系统或者设备),没有基础属性点可加(业务了解程度),村口碰到个5级的小怪都打不动。

    虽然小怪的攻击低(项目初期的任务都是零散的小任务,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但是防御力高(项目的建设内容需要细致的了解之后,才能有针对性的实施),非常努力地打了一天,一滴血都没打掉。

    是可忍,孰不可忍,辛辛苦苦组建的精英团队竟然对付不了最弱的小怪,说出去都让NPC笑话,怎么好意思制霸新手村,趁早散伙,大家分行李去吧。

    大门口都出不去,是不是有点丢人,怎么办?记住项目经理职业的第一原则,无论对内部还是对外部,遇到事情需要做决定的时候,无论内心有多慌有多没底,一定要表现出事情在掌控中的样子。

    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表现,对内关系到团队执行力,对外关系到客户的信任,毕竟谁也不想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一个没有信心能办好的人,谁都不想跟着一个看起来不靠谱的人。

    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遇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解决问题。

    项目的解决方案最好是可以在团队内部解决的,这样资源比较容易获取,而且不用等协调的时间,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不能事事都找领导,经常这样容易造成能力不足的表现,如果碰到团队真的解决不了的,再找领导解决问题也不迟。

    比如说现在遇到的问题,分析一下,就是没有客户的支持寸步难行,不了解项目的需求埋头干就是白干,方案就是同客户快速建立信任关系,尽快了解项目的重点需求和真正需求(注意两个需求的区别,后续会提到)。

    项目经理想起了在新手村最大的好处,通过做任务快速的升级别,不用辛辛苦苦的打怪,简单地围着村子转个圈,找几个人说说话能就完成任务得到奖励,升级换装备换武器,战力蹭蹭的往上涨,门口小怪一刀秒一群。

    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时刻要谨记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世上也没有好做的项目。

    现在就要进入地狱级别闯关的第二关,项目经理要与客户、监理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对项目的需求进行了解和分析,有针对的进行重点突破,不要以为这是个简单的事情,三下五除二就能搞定。

    世上最难的事情,就是让陌生人把钱从兜里掏出来,并且亲手交到别人的手上,第二难的事情就是大把的花着陌生人的钱,还得让他相信这钱花的是值得的。

    如何解决电能危机?从探索新型发电形式角度分析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本文为《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Forum文章“A forum on batteries: from lithium-ion to the next generation”的中文版本,英文原文链接:。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先驱者: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约翰·古迪纳夫(John Goodenough)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的斯坦利·惠廷厄姆(Stanley Whittlingham)教授以及日本旭化成公司的吉野彰(Akira Yoshino)先生。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速度已明显放缓,并逐渐接近理论极限。

    与此同时,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锂硫电池、燃料电池等新型储电和发电体系快速发展,开始为各种应用场景提供更多选项。

    在此次由《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编委成会明主持的论坛中,几位电池领域的专家充分探讨了锂离子电池面临的瓶颈和发展方向,分析和畅想了下一代电池的前景与应用,并对我国电池研究与产业的现状进行了梳理。

    锂离子电池:极限未至成会明: 有观点认为,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已接近极限,大家认同这种说法吗?李泓: 我个人不认同这种看法。

    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包括多个方面:质量能量密度、体积能量密度、循环性、充放电速率、高低温适应性、安全性等。

    在这些性能中,只有质量能量密度和体积能量密度存在可以定量的理论极限。

    仅以这两个指标而论,我认为也至少还需要十年的研究,才有可能达到极限。

    具体来说,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目前主要有四大类:钴酸锂(LiCoO2)、三元材料(Li(NiCoMn)O2)、磷酸铁锂(LiFePO4)和锰酸锂(LiMn2O4)。

    其中磷酸铁锂和锰酸锂的实际能量密度已经接近理论极限,而钴酸锂和三元材料还有发展空间。

    钴酸锂和三元材料的理论容量极限是274 mAh/g,而目前已经达到的最高水平分别在205 mAh/g和210 mAh/g左右。

    通过优化,比如开发高镍、低钴或者无钴的三元材料,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性能、降低成本。

    在这四大类之外,还有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如xLiMO2-(1-x)Li2MnO3等。

    它的理论容量极限更高,在x=0时可以达到480 mAh/g。

    北京大学夏定国团队的研究结果已达到400 mAh/g,在工业上则可以做到300 mAh/g,都还可以进一步提升。

    负极也同样还有发展空间。

    目前常用的是石墨负极,此外还有硅负极、纳米硅碳负极等。

    众所周知,硅负极的理论容量很高,可以达到4200 mAh/g,但它存在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体积膨胀较大。

    如果能适度控制体积膨胀,硅负极将进一步发展并获得更多的实际应用。

    此外,如果开发出含锂的负极,那么正极就可以不含锂,正极材料的选择范围就会更宽,又可以创造出新的发展空间。

    对于锂离子电池的其他指标,如循环性、充放电动力学性质、高低温适应性、安全性等,我们或者还不知道极限在哪里,或者现有水平距离极限还十分遥远,所以更不能说已经接近极限。

    总之,锂离子电池是一个开放可拓展的体系,我们可以不断探索和优化新的材料、电极设计和加工工艺,从而不断提升它的能量密度和其它各项性能。

    这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仍需要创造性的深入细致的研究。

    陈军: 锂离子电池是一个相对复杂的体系,主要由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构成。

    其中部分商业化的正负极活性材料,如钴酸锂正极、石墨负极等在容量、倍率性能等方面都已接近发展极限。

    但随着新型电极材料的开发和发展, 材料的更新换代将为锂离子电池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锂离子电池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正极、负极材料容量的提升和电池综合性能的提高。

    其中,决定电池容量等性能的高容量正极是核心,与之相匹配的负极、电解液及电池制备工艺技术是关键。

    综合来看,近期的具体目标应该是:能量密度达到300~350 Wh/kg、较快速的充放电、满足-30~60℃的使用要求、常温循环寿命超过1500次、成本0.6元/Wh(Pack)。

    孙世刚: 多年以来,钴酸锂、三元材料等体系不断发展,已经相当成熟。

    但是应该注意到,在这些体系逐渐接近极限的过程中,其性能提高的速度其实是越来越慢的,也就是说,我们遇到的问题是越来越难的。

    要解决目前面临的问题,我们或许应该回过头来,重新对这些体系中的基本科学问题和科学规律进行梳理和研究。

    如果能够更好地用数学、物理模型来描述电池的运行机制,将有助于我们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接近极限。

    同时在工业上,电池是一个系统性的产品。

    有了更好的基本理论,就可以更好地预测能量密度的提升会对整个系统,包括电池的其他性能以及电池的成本,带来怎样的影响。

    成会明: 我也同意锂离子电池还有很多发展和完善的空间。

    进一步的发展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展开:首先,不断改进已有的材料;其次,不断发现新的材料;第三,还可以开发新的体系,从传统的液态电池,逐渐向半固态、固态,甚至其他的电池体系发展。

    锂离子电池:问题与方向成会明: 实验室中的研究成果常常无法在工业上顺利实现,所以从工业应用的角度来看,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空间还会更大一些。

    张宏立: 确实如此。

    从工业生产角度看,现有体系中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首先,是刚才李泓老师提到的硅基负极的膨胀问题。

    硅基负极在循环过程中的膨胀会导致在电池的生命周期中,模组的预紧力会越来越大,如果预紧力最终突破了模组的设计强度,将会给产品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是电动汽车厂商和电池企业所不希望看到的。

    第二,是高镍三元体系的安全性问题。

    高镍材料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和综合性能,但是它不如磷酸铁锂或低镍三元材料稳定,其安全性是急需解决的重大挑战。

    第三,是磷酸铁锂技术的进一步突破。

    过去,很多人都认为磷酸铁锂的性能不够高,但是作为一种无钴的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具有低成本、高安全性、长寿命等优点,而且其发展尚未达到极限,所以最近它重新得到了整个产业链的关注。

    我所在的国轩高科也从2006年创立之初就布局磷酸铁锂,目前已经突破了铁锂单体电芯200 Wh/kg的技术水平,并仍在进一步探索提升。

    第四,我们希望宽温层电解液能够有所突破。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客户要求电池能够在广阔的地域中使用,即要求电池在从-40℃到80℃的区间内都具有优异的性能,而不是只能适用于低温或者高温。

    从电解液添加剂到溶剂体系都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最后,电池的辅助材料仍需优化。

    除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四大主材之外,集流体、导电剂、粘结剂等附属材料技术同样对电池整体性能的突破非常重要。

    李泓: 张院长提到的几个问题都非常关键。

    首先是硅负极的体积膨胀问题。

    插入锂离子之后,硅原子的本征体积膨胀是320%,这一点是无法改变的。

    所以要控制体积膨胀,通常只能在颗粒层面和电极层面去调整。

    其次是三元材料的安全性。

    我认为从本质上讲,安全问题的发生是由于液态电解质与正、负极材料发生化学反应,进而导致热失控的结果。

    所以,要解决安全性问题,关键在于电解质的升级换代,逐渐向固态电解质发展。

    当然,对于液态电解质的电池,也可以通过调控添加剂和电解质组分,或者对电极材料进行表面包覆,来使电极表面更加稳定。

    此外我认为,对于三元材料,我们还需要进行更系统的机理研究,需要在分子、颗粒、电极、电芯等各个层面上,将热、电、体积变化等因素耦合在一起,做出更清晰的解释。

    此外,张院长还提到磷酸铁锂正极。

    近年来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发展很好,已经可以在某些方面与三元材料相匹敌。

    下一步的发展,我想一方面是材料的调整,比如向磷酸铁锰锂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对其中的科学问题,比如铁锰比例对离子输运和动力学的影响做进一步的阐明。

    预锂化、新负极材料、固态电解质的应用也会进一步提升磷酸铁锂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安全性和单体的最大容量。

    最后是辅助材料。

    其中,粘结剂对于电池的循环性能有很大影响。

    电池中粘结剂的用量较少,所以要对它进行定量的表征分析比较困难,要在真实体系中研究粘结剂与活性材料、导电添加剂、集流体、隔膜等的相互作用也很困难。

    随着下一代新型电池的发展,粘结剂的形式也可能发生改变。

    目前对它的理论和实验研究都还相对较少。

    黄云辉: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各种性能进行综合考虑和协同提升。

    这其中,安全性以及相关的热量管理和电池管理系统都非常重要,但在基础研究中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关于电池的热量管理,除了材料本身,还可以通过辅助手段,借助热量管理系统和循环系统,来调节材料所处的实际温度环境,由此来拓展电池整体的温度适用范围。

    孙世刚: 电池研究一定要考虑实际应用场景,以满足实际需求为目标开展。

    黄老师刚刚讲到的,通过辅助系统来拓展电池的温度极限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只有充分考虑不限于电池本身的各方面要素,才能让电池在深空、深海等极端环境中有效工作。

    科学研究和产业实践的考虑常常是不一样的。

    我们做研究,主要目标就是不断提升能量密度,但是做产业应用的人需要考虑更多方面,追求综合性能。

    所以,我们在基础研究中,也应该更多地考虑需求。

    陈军:电池的实验室研究和产业应用在研究方法和关注维度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

    另外,我国高校科研经费大部分来源于政府资金资助,极少部分来源于工业企业,有些工业企业虽然有自身的研发机构,但还亟待完善。

    将高校的优势和企业的优势进行有机结合,也是将来要重视的工作。

    成会明:研究的思路和产业化的思路确实有很大不同。

    我想请张院长讲一讲,产业界对电池技术的期望是怎样的?张宏立: 对于新的电池技术方案,产业界的期望主要有三点,高性能、易制造,以及面向全生命周期的设计。

    首先是高性能,具体来讲,要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出色的安全性能、好的机械性能,以及优秀的热学性能。

    在工业界,我们评价产品不是只看单一指标,而是围绕综合的雷达图,来追求综合维度上的最优解。

    其次是易制造。

    首先,无论一种材料多么优秀,它必须要在工艺上易实现才能真正用于工业生产。

    第二,要成本可接受,除了航天航空等特殊领域,我们的产品一定要追求物美价廉,尽量降低成本。

    第三,我们希望新的技术最好可以兼容现有的工艺设备体系,让已有投资尽量不浪费。

    第四,生产效率要高,要能够在合适的时间尺度上实现大规模制造。

    此外,一定要面向全生命周期进行新产品的设计,要从设计之初就考虑到未来的梯次利用、资源回收利用等问题。

    新型电池:安静生长成会明: 有哪些有潜力的新型电池?陈军: 在传统锂离子电池基础上,从长远来看,开发有机正极材料是一个可能带来突破的方向。

    有机正极材料容量高、成本低、绿色环保,可通过丰富的系统性分子设计来构筑电极材料,还有含锂、无锂化合物的灵活组合。

    当然,目前有机正极材料还存在一定的挑战,比如电导率较差、功率密度不高、在有机电解液中有一定的溶解性等。

    目前基于有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尚处于实验室阶段,但潜力十足。

    此外,有潜力的新型充电电池有钠离子电池、水系电池、锂硫电池、金属-空气电池,其中钠离子电池、水系电池在大规模储能领域有应用前景;在电动汽车领域,需要高能量密度的电池,固态化技术是一个重要方向。

    另外,作为发电技术的燃料电池已有较长的历史,机遇与挑战并存。

    李泓: 我不确定负极含锂的电池是否还属于锂离子电池,但是不管怎样界定,将电解质从液态换成固态都是一个很有希望的方向。

    其次,钠离子电池很有潜力。

    它的材料成本很低,各方面性能也都不错,在家庭储能、规模储能、通讯基站、低速电动车等应用场景中,有希望部分替代铅酸电池和锂离子电池。

    当然,还有铝、镁等其他金属的离子电池。

    但是铝、镁离子电池的循环性和动力学性能很差,很难做成可以多次充电的可逆电池,因此我个人不太看好。

    此外,目前还在发展中的新型电池还有锂硫电池。

    如果它的循环性可以继续提高,有望应用于无人机,或者其他重视质量能量密度,但不特别强调体积能量密度的场景中。

    另外还有锂空气电池,它的研究更难一些,可以说是集中了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和金属锂电池的难点,相关的基础研究依然处于初步阶段,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发展。

    黄云辉: 钠离子电池确实很有希望,但在走向产业化之前,它也面临很多问题。

    首先,我们还没有真正了解哪些正、负极材料可以产业化。

    其次, 虽然它的资源成本很低,但在产业化之前,钠离子电池的整体成本并不低。

    尤其是在目前锂离子电池的成本已经相当低的情况下,钠离子电池如何降低成本到足以部分替代锂离子电池的程度,还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锂硫电池也是一样,相关研究很多,在合适的场景中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对于它所固有的缺陷,我们还必须想办法改进。

    比如,如何降低它的电解液用量以减小体积、如何提高安全性等。

    孙世刚: 这些新型电池主要是两类,一类是离子电池,包括钠离子电池、镁离子电池等。

    第二类是金属电池,包括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等。

    其中金属电池的挑战性更大,在具备高能量密度的同时也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安全性和循环性不够好。

    而我认为,由于我们对其中的基础过程理解不到位,所以很多目前的研究思路都不是根本性的思路。

    举例来讲,对于锂金属表面长枝晶的问题,我们现在常用人工保护膜等物理方法来改善。

    但是我认为,枝晶生长的本质是一个溶解和结晶的电化学过程,去控制成核生长过程才是最根本的方法。

    当然,要控制锂金属的结晶难度很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锂金属负极在不同电解液中的溶解和结晶规律,从根本上找到解决方法。

    所以我还是要强调,在开发新体系的过程中,基础研究非常重要。

    张宏立:对于各种新型电池体系,我们产业界也非常关心。

    当然,大多数新技术距离产业化还有比较远的距离,其中进展相对较快的可能还是半固态电池,我们希望能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之后再逐渐实现全固态。

    我很认同我们公司董事长的一个提法,他认为,电池技术的进步50%依赖于材料科学的进步,30%依赖于电池制造技术的进步,另外20%依赖于产品系统设计的进步。

    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材料技术的突破。

    在这方面,我们公司投入了非常多的精力,并与全球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合作。

    如果在实验室中出现了基础性的重大突破,我们希望能尽快将其转化为颠覆性的电池产品。

    电池的制造技术包括电芯、模组和电池包的制造。

    目前,我们的制造技术还不能完全满足主机厂的要求,还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并更好地与整车系统相匹配。

    最后是产品系统的设计,比如最近业界频繁提到的无模组技术,是否能够真正地将整个汽车底盘做成一体化的大电池,也是努力的方向。

    成会明: 我很赞同大家的观点。

    首先,下一代电池能否取得突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本科学问题能否取得突破。

    大家刚才提到的几种新型电池,都已经有比较明确的科学问题,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

    其次,我们的研究应该更明确地针对应用场景来开展。

    区分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电池体系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可以加快下一代电池的发展和应用。

    天马行空,超越电化学成会明: 对于下一代电池,我们可能还缺少一点天马行空、发散性的思维。

    我们需要用创新性思维,来想象一下未来可能出现的全新的电池、全新的储能形式。

    孙世刚: 现有的各种储能模式,主要都是通过化学能和电能之间的转换实现的。

    具体来讲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电容器,将能量储存在界面上,另一种是包括锂离子电池在内的各种电化学电池,用氧化还原反应实现能量的存储和释放。

    除了化学能,我们或许可以将生物能、物理能、光能、机械能、热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在电池中,从而获得突破传统电化学储能的新的储能方式。

    陈军: 储能的目的是突破含能载体的时空限制,在需要的时候以特定形式释放能量,例如以清洁、便捷的电能形式进行释放。

    而从能量来源的角度看,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终极方案还应该是太阳能。

    目前的太阳能电池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和积累,可能的突破点是仿生太阳能电池,比如模仿光合作用的电池,不需要消耗低丰度、分布不均的锂、钴等资源,直接将光能和二氧化碳、水结合生成含碳、氢的材料,同时释放电能。

    另外,对一些高能化学反应,通过合理设计实现对反应产生能量的控制和利用,也有可能产生新的储能形式。

    李泓: 现有的储能方式是将能量以电、热、氢等形式储存起来。

    但不管是哪一种形式,只要是一个封闭的体系,体系的能量密度就是有限的,总有用尽的时候。

    最近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我们或许可以借鉴生命体,开发出有“新陈代谢”特征的、开放的储能装置。

    比如,电鳗可以通过饮食来获取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电能,只要它还活着、还能摄食,电能就可以持续产生和释放。

    我们也可以开发类似特征的装置,从外界自主吸收各种能量源,并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电能,这一类装置可以称为活体电池(live battery)。

    例如燃料电池与逆向燃料电池(reverse fuel cell)的组合,可以依赖外界燃料的持续供给或者借助于太阳能发电而一直运行下去。

    类似活体电池的研究目前还不多,但已有一些原型性的工作,包括利用有机反应来存储能量,以及纳米能源系统方面的一些工作,也就是对环境中的机械能进行收集和存储。

    这样一个动态开放的体系,可以不被传统电池能量密度极限所制约,实现长时间持续自主供电。

    孙世刚: 这是很好的想法。

    要将生物、物理等各种方式融合进来,也一定伴随着材料方面的重大变革,需要将生物材料等各种材料形式融合进来。

    另外,我们刚才没有着重讨论的燃料电池也确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新型电池,而且它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黄云辉: 对于电动汽车,燃料电池和锂电池是两大方向,而且二者各有优缺点。

    这二者之间也需要融合发展。

    事实上,储能技术是一个非常交叉的学科,涉及到材料、化学、电气、智能化制造、信息、机械甚至生物等各个领域。

    最近,教育部、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提出设立储能技术专业,也是希望能够促进学科融合,培养储能领域的新型人才,从而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期待“中国标签”成会明: 大家如何评价我国的电池研究与产业水平?张宏立: 我们做过国产电池与日、韩电池的对标分析,结果发现,就单体电池而言,国产单体与日韩单体的差异不大,在某些指标上,国产的甚至更领先一些。

    但是,在制造层面上,国产电池成品的一致性、良品率显著低于日韩电池。

    这些差距来源于设备、人员、控制体系、管理规范等诸多方面的差距,是我们必须承认的客观事实。

    在设备方面,我们希望我国自主研发的优质核心设备能进一步提高控制精度、稳定性和稼动率,由此提升电池的整体制造工艺水平。

    当然,中国也有自己的优势。

    我们拥有资源优势,而且产业链非常齐备,四大主材以及各种辅材的生产规模都十分可观,除满足国内需求,还可以出口海外。

    我相信,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一定可以实现从电池大国到电池强国的演进。

    成会明:您能否具体谈谈我国四大主材的水平?张宏立: 首先是正极材料。

    在磷酸铁锂材料上,中国有自己的特色,在大规模生产、制造和应用上,我们都是世界首位,但要注意,核心专利并不在我们手上。

    三元正极材料方面,我们与优秀外企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材料的一致性、杂质控制水平等都还有待提高。

    在负极材料方面,我们的生产和大规模应用都是世界领先的,几家头部企业占据了非常大的全球市场份额。

    不过,在高性能硅碳负极制造和应用技术上,我们还落后于日本的公司。

    电解液方面,国内的产量很大,但是核心的电解液配方和添加剂专利大都掌握在欧美或日本人手中。

    这其中存在潜在风险,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隔膜的情况也类似,我们在产量上是绝对世界第一,占据了50%以上的全球份额,但是同样,我们不掌握原始核心专利。

    所以整体来讲,我们的电池产业链非常齐备,产量很大,也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但在核心专利方面还有欠缺。

    李泓: 我国的专利情况确实不容乐观,以硫化物固态电池为例,60%的专利都掌握在日本企业手中。

    但是另一方面,下一代的电池需要下一代的专利,所以在下一代电池渐进式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是有机会改善现有状况的。

    过去十几年中,我国的多家企业研究院都积极进行新材料的开发,专利数量也在不断增长。

    高校和研究所也非常活跃,申请了大量有价值的基于新技术的专利。

    孙世刚: 在基础研究方面,我国的工作很多,也有不少工作在国际上有影响力。

    但是,除了吴锋院士团队提出的多电子理论等少数成果之外,很少有能贴上“中国标签”的重要原创性成果。

    过去一些年中,我国论文导向的评价体系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

    今后我们应该想办法回归科研本身,允许有能力、有想法的研究团队十年磨一剑,真正去解决重要的科学问题,做出原创性的成果。

    成会明: 没错, 我国的论文量很大,但是采用计算与理性设计进行的研究比较少,多数研究既不针对应用需 求,又没有针对科学问题,只是炒菜式地去合成一个材料,或者将一种材料与另外一种材料混合,然后测一测它的电化学性能,就写成一篇文章。

    这个问题是比较严重的。

    另外,我们的多数研究都是着眼于电极材料,而不太关注辅材和整个系统的优化与设计。

    这也是在今后的基础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李泓: 在电池领域,中国发表的论文数量占全世界的60%,是绝对的世界第一。

    但是要注意,研究中所使用的高通量计算方法、原位在线表征方法、数字模拟仿真方法等都是由西方国家发明和主导的方法。

    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研究工作是我们不能做、只有国外科学家才能做的。

    另外,提到研究工作中的理性设计,我还想引出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能不能进行材料的理性设计?目前,研究者提出了材料基因组方法,希望将高通量计算、高通量制备、高通量表征、大数据分析等结合在一起,来进行材料的理性设计。

    但是实际上,这种理性设计的难度很大,能够胜任相关工作的研究团队在国内也不多。

    而且就计算而言,它虽然能够计算一些材料的带隙,但还远远无法真正从头预测电极性能,特备是动力学性能,并实现理性设计。

    如何集合各学科的力量,加强更基础的科学研究,最终实现电池材料的理性设计,这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陈军: 我们需要增加投入、全面布局,并加强产学研深度合作。

    要有一批人静心科研,专注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也要有一批人钻研技术,聚焦制备工艺和工匠精神。

    只有这样不断加强积累、克服急功近利,才会在电池领域出现更多的中国标签。

    成会明: 感谢大家的精彩讨论!我和大家一样,相信电池研究和产业还会不断发展、不断突破,为人类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能源支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邮箱,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请教一个关于视频转换后声音和影像不同步的问题

    具体原因我不大讲得清楚,但这个现象我也遇到过,为了缩小文件体积,我曾把一个视频文件多次同格式转换,格式工厂和快乐影音转换器都用过,结果是越多次转换,声画不同步现象越严重,建议你只转换一次,把分辨率一步到位降低,这样会好多了。

    【搜客网】_全网激活码总代_激活码商城【www.wxzygp.com】
    【搜客吧】_激活码商城_微商营销货源站 » 一步解决:Clash 订阅地址在线转换的终极指南 (一步解决实际问题)

    常见问题FAQ

    本站资源可以代理扶持吗?有没有售后和技术支持?
    具体请参照:https://www.wxzygp.com/345.html
    遇到问题无法解决怎么办?
    解决方案:https://www.wxzygp.com/343.html
    免费下载或者VIP会员资源能否直接商用?
    本站所有资源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这里所提供资源均只能用于参考学习用,请勿直接商用。若由于商用引起版权纠纷,一切责任均由使用者承担。更多说明请参考 VIP介绍。
    购买该资源后,可以退款吗?
    本站均属于虚拟商品,具有可复制性,可传播性。一旦授予,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退款、换货要求。请您在购买获取之前确认好是您所需要的资源!

    发表评论

    售后服务:

    • 售后服务范围 1、保证软件可以正常安装
      2、本站所出卡密正常激活
      3、单价超过50元的软件送免费远程服务,之后远程50/次
      付费增值服务 1、有偿指导软件安装、调试、疑难问题解决。
      2、承接各种系统建站、仿站、开发、定制以及服务器环境配置相关问题。
      3、资源共享,货源对接、铺货、上架、售后、销售一条龙服务。
      4、有偿教学各平台营销技术,诸如:百度霸屏、公众号、百度SEO,SEM,贴吧引流等。
      售后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日(法定节假日除外) 9:00-22:00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学习,如若本站信息有侵犯到您的知识产权或任何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Email: [email protected]),本平台不负任何相关责任

    Hi, 如果你对代理感兴趣,可以跟我联系哦!

    联系我们
    • 10406会员总数(位)
    • 32631资源总数(个)
    • 1本周发布(个)
    • 0 今日发布(个)
    • 1500稳定运行(天)

    【搜客网】_全网激活码总代_激活码商城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
    升级SVIP尊享更多特权立即升级